2020年内科病证法方并歌诀6_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
更新时间:2020-03-27 13:05
对于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小伙伴来说,必考知识点有哪些需要我们掌握?在这一刻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五条高频考点,认真学习的小伙伴都考过了,你还在等什么呢?快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。
一、便秘
便秘热结麻子仁,冷秘散寒温脾阳;
气机郁滞腑气闭,六磨气结能解急;
黄芪汤擅气不运,尊生润肠治血虚;
增液行舟阴虚棒,济川通便又温阳。
(一)实秘
1、热秘:泻热导滞,润肠通便——麻子仁丸
2、气秘:顺气导滞——六磨汤
3、冷秘:温里散寒,通便止痛——温脾汤
(二)虚秘
1、气虚秘:益气润肠——黄芪汤
2、血虚秘:养血润燥——润肠丸
3、阴虚秘:滋阴通便——增液汤
4、阳虚秘:温阳通便——济川煎
二、积证(助理不要求选方)
积证有形病在血,痛有定处块不越,
初起气滞大七气,日久膈下六君助;
正虚重证图缓攻,化积丸合八珍共。
1、气滞血阻:理气消积,活血散瘀——大七气汤
2、瘀血内结:祛瘀软坚,扶正健脾——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
3、正虚瘀结:补益气血,活血化瘀——八珍汤合化积丸
三、鼓胀(助理不要求)
鼓胀气血水交凝,肝脾肾脏常俱病;
气水柴胡合胃苓,瘀水互结调营饮;
水湿实脾温而行,水热中消合茵陈;
六味一贯主阴虚,济生附苓阳虚定。
1、气滞湿阻:疏肝理气,运脾利湿——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
2、水湿困脾:温中健脾,行气利水——实脾饮
3、水热蕴结:清热利湿,攻下逐水——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
4、瘀结水留:活血化瘀,行气利水——调营饮
5、阳虚水盛:温补脾肾,化气利水——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
6、阴虚水停:滋肾柔肝,养阴利水——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
变证7、大出血:清热凉血,活血止血——犀角地黄汤加味(加止血)
变证8、昏迷:清热豁痰,开窍息风——安宫牛黄丸合龙胆泻肝
四、郁证
郁证柴胡疏肝气,化火逍遥配丹栀;
半夏厚朴梅核顺,甘麦大枣脏躁润;
心脾两虚用归脾,天王六味心肾宜。
1、肝气郁结:疏肝解郁,理气畅中——柴胡疏肝散
2、气郁化火:疏肝解郁,清肝泻火——丹栀逍遥散
3、痰气郁结:行气开郁,化痰散结——半夏厚朴汤“梅核气”
4、心神失养:甘润缓急,养心安神——甘麦大枣汤
5、心脾两虚:健脾养心,补益气血——归脾汤
6、心肾阴虚:滋养心肾——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
五、消渴
消渴阴虚燥热殃,肺热津伤消渴方,
中消玉女胃火炀,气阴亏虚白术忙;
下消肾虚分阴阳,六味地黄肾气藏。
(一)上消(多饮)
1、肺热津伤:清热润肺,生津止渴——消渴方
(二)中消(多食)
1、胃热炽盛:清胃泻火,养阴增液——玉女煎
2、气阴亏虚:益气健脾,生津止渴——七味白术散
(三)下消(多尿)
1、肾阴亏虚:滋阴固肾——六味地黄丸
2、阴阳两虚:滋阴温阳,补肾固涩——金匮肾气丸
以上就是“2020年内科病证法方并歌诀6_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”的全部内容了,如果各位考生还有其他问题的话,随时欢迎到昭昭医学官方网站扫描二维码添加官方客服微信咨询。如果觉得可以帮助你复习的话就收藏起来吧。

便秘热结麻子仁,冷秘散寒温脾阳;
气机郁滞腑气闭,六磨气结能解急;
黄芪汤擅气不运,尊生润肠治血虚;
增液行舟阴虚棒,济川通便又温阳。
(一)实秘
1、热秘:泻热导滞,润肠通便——麻子仁丸
2、气秘:顺气导滞——六磨汤
3、冷秘:温里散寒,通便止痛——温脾汤
(二)虚秘
1、气虚秘:益气润肠——黄芪汤
2、血虚秘:养血润燥——润肠丸
3、阴虚秘:滋阴通便——增液汤
4、阳虚秘:温阳通便——济川煎
二、积证(助理不要求选方)
积证有形病在血,痛有定处块不越,
初起气滞大七气,日久膈下六君助;
正虚重证图缓攻,化积丸合八珍共。
1、气滞血阻:理气消积,活血散瘀——大七气汤
2、瘀血内结:祛瘀软坚,扶正健脾——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
3、正虚瘀结:补益气血,活血化瘀——八珍汤合化积丸
三、鼓胀(助理不要求)
鼓胀气血水交凝,肝脾肾脏常俱病;
气水柴胡合胃苓,瘀水互结调营饮;
水湿实脾温而行,水热中消合茵陈;
六味一贯主阴虚,济生附苓阳虚定。
1、气滞湿阻:疏肝理气,运脾利湿——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
2、水湿困脾:温中健脾,行气利水——实脾饮
3、水热蕴结:清热利湿,攻下逐水——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
4、瘀结水留:活血化瘀,行气利水——调营饮
5、阳虚水盛:温补脾肾,化气利水——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
6、阴虚水停:滋肾柔肝,养阴利水——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
变证7、大出血:清热凉血,活血止血——犀角地黄汤加味(加止血)
变证8、昏迷:清热豁痰,开窍息风——安宫牛黄丸合龙胆泻肝
四、郁证
郁证柴胡疏肝气,化火逍遥配丹栀;
半夏厚朴梅核顺,甘麦大枣脏躁润;
心脾两虚用归脾,天王六味心肾宜。
1、肝气郁结:疏肝解郁,理气畅中——柴胡疏肝散
2、气郁化火:疏肝解郁,清肝泻火——丹栀逍遥散
3、痰气郁结:行气开郁,化痰散结——半夏厚朴汤“梅核气”
4、心神失养:甘润缓急,养心安神——甘麦大枣汤
5、心脾两虚:健脾养心,补益气血——归脾汤
6、心肾阴虚:滋养心肾——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
五、消渴
消渴阴虚燥热殃,肺热津伤消渴方,
中消玉女胃火炀,气阴亏虚白术忙;
下消肾虚分阴阳,六味地黄肾气藏。
(一)上消(多饮)
1、肺热津伤:清热润肺,生津止渴——消渴方
(二)中消(多食)
1、胃热炽盛:清胃泻火,养阴增液——玉女煎
2、气阴亏虚:益气健脾,生津止渴——七味白术散
(三)下消(多尿)
1、肾阴亏虚:滋阴固肾——六味地黄丸
2、阴阳两虚:滋阴温阳,补肾固涩——金匮肾气丸
以上就是“2020年内科病证法方并歌诀6_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”的全部内容了,如果各位考生还有其他问题的话,随时欢迎到昭昭医学官方网站扫描二维码添加官方客服微信咨询。如果觉得可以帮助你复习的话就收藏起来吧。

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zhaozhaoyixue.com/kaoshidagang/032G3C202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