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知识干货—4
更新时间:2020-03-24 14:14
对于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小伙伴来说,必考知识点有哪些需要我们掌握?在这一刻小编为大家整理了10条必考知识,认真学习的小伙伴都考过了,你还在等什么呢?快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。
一、药毒(药物性皮炎、药疹)
1、湿毒蕴肤:清热利湿,解毒止痒——萆薢渗湿汤
2、热毒入营:清热凉血,解毒护阴——清营汤
3、气阴两虚:益气养阴清热——增液汤合益胃汤
二、白庀(银屑病)
1、血热内蕴:清热凉血,解毒消斑——犀角地黄汤
2、血虚风燥:养血滋阴,润肤息风——当归饮子
3、气血瘀滞:活血化瘀,解毒通络——桃红四物汤
4、湿毒蕴阻:清利湿热,解毒通络——萆解渗湿汤
5、火毒炽盛: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——清温败毒饮
三、肛裂
1、血热肠燥:清热润肠通便——凉血地黄汤合脾约麻仁丸
2、阴虚津亏:养阴清热润肠——润肠汤
3、气滞血郁:理气活血,润肠通便——六磨汤
四、阴茎痰核(阴茎硬结症)(助理不要求)
1、痰浊凝结:温阳通脉,化痰散结——阳和汤合化坚二陈汤
五、烧伤
六、青蛇毒(血栓性浅静脉炎)
1、湿热瘀阻:清热利湿,解毒通络——二妙散和茵陈赤豆汤
2、血瘀湿阻:活血化瘀,行气散结——活血通脉汤
3、肝郁蕴结:疏肝解郁,活血解毒——柴胡清肝汤或复元活血汤
七、毒蛇咬伤
八、湿疮(湿疹)
(一)湿疮
1、湿热蕴肤:清热利湿止痒——龙胆泻肝汤合萆解渗湿汤
2、脾虚湿蕴:健脾利湿止痒——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
3、血虚风燥:养血润肤,祛风止痒——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
(二)婴儿湿疮
1、胎火湿热:凉血清火,利湿止痒——消风导赤汤
2、脾虚湿蕴:健脾利湿——小儿化湿汤加土茯苓、鱼腥草
九、蛇串疮(带状疱疹)
1、肝经郁热:清泻肝火,解毒止痛——龙胆泻肝汤加紫草、板蓝根、玄胡
2、脾虚湿蕴:健脾利湿,解毒止痛——除湿胃苓汤
3、气滞血瘀:理气活血,通络止痛——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
十、气瘿(甲状腺弥漫性肿大)
1、肝郁气滞:疏肝解郁,化痰软坚——四海舒郁丸
以上就是“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知识干货—4”的全部内容了,如果各位考生还有其他问题的话,随时欢迎到昭昭医学官方网站扫描二维码添加官方客服微信咨询。如果觉得可以帮助你复习的话就收藏起来吧。

1、湿毒蕴肤:清热利湿,解毒止痒——萆薢渗湿汤
2、热毒入营:清热凉血,解毒护阴——清营汤
3、气阴两虚:益气养阴清热——增液汤合益胃汤
二、白庀(银屑病)
1、血热内蕴:清热凉血,解毒消斑——犀角地黄汤
2、血虚风燥:养血滋阴,润肤息风——当归饮子
3、气血瘀滞:活血化瘀,解毒通络——桃红四物汤
4、湿毒蕴阻:清利湿热,解毒通络——萆解渗湿汤
5、火毒炽盛: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——清温败毒饮
三、肛裂
1、血热肠燥:清热润肠通便——凉血地黄汤合脾约麻仁丸
2、阴虚津亏:养阴清热润肠——润肠汤
3、气滞血郁:理气活血,润肠通便——六磨汤
四、阴茎痰核(阴茎硬结症)(助理不要求)
1、痰浊凝结:温阳通脉,化痰散结——阳和汤合化坚二陈汤
五、烧伤
六、青蛇毒(血栓性浅静脉炎)
1、湿热瘀阻:清热利湿,解毒通络——二妙散和茵陈赤豆汤
2、血瘀湿阻:活血化瘀,行气散结——活血通脉汤
3、肝郁蕴结:疏肝解郁,活血解毒——柴胡清肝汤或复元活血汤
七、毒蛇咬伤
八、湿疮(湿疹)
(一)湿疮
1、湿热蕴肤:清热利湿止痒——龙胆泻肝汤合萆解渗湿汤
2、脾虚湿蕴:健脾利湿止痒——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
3、血虚风燥:养血润肤,祛风止痒——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
(二)婴儿湿疮
1、胎火湿热:凉血清火,利湿止痒——消风导赤汤
2、脾虚湿蕴:健脾利湿——小儿化湿汤加土茯苓、鱼腥草
九、蛇串疮(带状疱疹)
1、肝经郁热:清泻肝火,解毒止痛——龙胆泻肝汤加紫草、板蓝根、玄胡
2、脾虚湿蕴:健脾利湿,解毒止痛——除湿胃苓汤
3、气滞血瘀:理气活血,通络止痛——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
十、气瘿(甲状腺弥漫性肿大)
1、肝郁气滞:疏肝解郁,化痰软坚——四海舒郁丸
以上就是“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知识干货—4”的全部内容了,如果各位考生还有其他问题的话,随时欢迎到昭昭医学官方网站扫描二维码添加官方客服微信咨询。如果觉得可以帮助你复习的话就收藏起来吧。

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zhaozhaoyixue.com/kaoshidagang/032413352020.html
上一篇: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知识干货—3
下一篇: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知识干货—5